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数载,已取得优异效果,成为呼吸科疾病的重要诊治工具。因支气管镜材质、光学系统、活检技术、给药系统技术水平提升,使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范围扩大。重症肺炎作为临床危重疾病的一种,与微生物感染息息相关。患者发生此病后,受到痰液排出困难、感染严重等因素影响,呼吸功能显著降低,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完成病原微生物采集、给药、吸痰操作。本文对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适应症与禁忌症、在重症肺炎诊断、治疗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治疗方案确定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MRI定量检测髌下脂肪垫脂肪含量与关节镜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结果对照研究,以期提高临床预判,对不同人群加以防护指导,减少临床患者半月板损伤可能,达到为部分人群预防半月板损伤的目的。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行MRI及膝关节镜检查,并进行髌下脂肪垫脂肪形态学定量分析。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各组对应髌下脂肪垫脂肪含量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其科学关联。结果 髌下脂肪垫脂肪含量与半月板损伤存在相关性。结论 髌下脂肪垫脂肪含量对半月板损伤有预防作用,对临床诊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极其有力的证据,值得推广。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咽部损伤、呛咳、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消化内镜检查前的负性情绪,提高检查配合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食联合营养管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肿瘤化疗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食联合营养管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及干预1周后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采用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the cancer appetite symptom questionnaire,CASQ)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食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分级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及CAS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及CAS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食联合营养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食欲,降低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选取1例破伤风后遗症患者,对其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包括护理过程中的主要措施以及预后情况,结合其转归,认为破伤风后遗症患者护理应从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干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5个角度出发,以保证患者预后。本例患者2022年5月14日入院,经过18 d治疗和护理,于6月1日出院,预后状态良好。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4年9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健康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62±1.14)d,高于研究组的(6.42±1.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3,P<0.001)。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素养及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复发及并发症风险。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红篮球法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超声引导组,各40例。小针刀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超声引导组在小针刀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引导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显著优于小针刀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疼痛情况及椎间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引导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疼痛情况及椎间盘高度显著优于小针刀治疗组(P<0.05);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于小针刀治疗组(P<0.05)。结论 与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达到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降低患者疼痛感受、改善患者椎间盘高度及症状体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检测在乳腺癌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lesions of breast cancer,MRD)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检测到MRD分为MRD阳性组(n=28)和MRD阴性组(n=32)。通过ctDNA和CTC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MRD阳性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0.05),ctDNA和CTC检测在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DNA和CTC检测可作为乳腺癌MRD评估的有效手段,两组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可能提高MRD评估的准确性,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u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巴彦淖尔市医院70例OVCF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K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颈椎影像学指标变化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等。结果 施术前,两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术后1 d、3 d,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手术期间的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骨水泥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术后3个月末随访时,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s角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比对照组(11.43%)低(P<0.05)。结论 采用PKP术治疗OVCF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疗效,该手术方案的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疼痛感轻,且有利于恢复伤椎高度,预防术后并发症。
目的 分析个性化健康宣教联合精细护理模式在独居老年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4年3月江苏省洪泽区人民医院106例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观察组联用个性化健康宣教+精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应激反应、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12.16±1.38)分、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cute stress disorder scale,ASDS)评分为(25.30±2.5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自我护理管理评分为(68.81±6.59)分、维持评分为(67.22±7.16)分、信心评分为(70.60±6.51)分、合理饮食评分为(13.78±2.01)分、监测血压评分为(15.25±1.29)分、作息规律评分为(14.67±1.54)分、情绪稳定评分为(15.01±1.77)分、科学锻炼评分为(14.46±1.15)分、遵医用药评分为(15.68±1.2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宣教联合精细护理模式有利于恢复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遵医行为依从性,效果显著。